“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”“孩子,我是為你而活的”,我們經常能在影視劇中看到某位母親這樣說,我們身邊也可能有這樣的例子,為孩子犧牲,把全部的時間、精力、感情,都投入到孩子身上,為他而活,是一部分中國媽媽的現狀。可我想說,這,並不偉大。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63)
- Aug 12 Wed 2020 08:18
媽媽,請不要為我而活!
- Aug 11 Tue 2020 12:39
冷暴力和家暴哪個更可怕?有些時候冷暴力比家暴更恐怖
在婚姻中,我們經常遇到用迴避去解決問題的男人:他們不會和你溝通,用沉默來和你一起生活,甚至都不會痛痛快快地和你吵一架。
- Aug 11 Tue 2020 11:16
父母離異的孩子也可以不脆弱
很多孩子在父母離異以後,都會變得沉默寡言,不願與人交往,精神不佳,有很強的挫敗感和自卑感,還有很強的憂慮意識:覺得自己被人遺棄了。這樣的孩子經常為父母是否還愛自己而迷惑不解,常常在那里分析父母的行為細節和說過的言辭,試圖從中得到答案。還有的孩子常常會幻想自己的父母還會重新和好,於是不斷地絞盡腦汁思考和尋找讓父母和解的辦法。所以父母離異的孩子常常走神,在學校裡往往也會慢慢對學習失去興趣。
- Aug 10 Mon 2020 00:22
甘心為服務生
做人,就要做到能屈能伸,拿得起也放得下。不懂得屈伸的人,很難成為一個好的下屬或領導。在與同事的相處之中,要多一點甘心做服務生的精神。服務生雖然聽起來有些卑微之嫌,但事實上卻有著更多為人尊敬之處。其實,做好了服務生,更好的身份和更高的地位自然也就有了。
- Aug 08 Sat 2020 15:00
孩子反抗期適當引導最重要
寶寶不讓餵飯了,寶寶很久都沒有粘著父母了,寶寶非要出去玩泥巴,寶寶……年輕的父母有如是煩惱;孩子到了叛逆期了,孩子早戀了,越來越不懂孩子在想什麼了,孩子竟然在犯罪邊緣徘徊了……大孩子的父母也有他們的煩惱。
- Aug 07 Fri 2020 05:31
引導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
小學時代,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。它既是人生中最富夢色彩的時代,又是人生走向社會的第一個黃金驛站。如何使孩子的小學生活有一個好的開始,引導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應該引起每個家長的重視的。
- Aug 05 Wed 2020 06:36
大學生應該有的10種心理暗示法
大學生的為人處事和生活習慣,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,大學生如果想有一個好的身心健康,就要做好正確的心理暗示,這樣他們在步入社會上才會少一些打擊,多一些自信,更能相信自己,大學生怎樣心理暗示呢,請看下面的10種心理暗示法。
- Aug 03 Mon 2020 14:08
性教育缺失致少女媽媽數量多
現年31歲的嘻哈女歌手麻辣雞,把音樂當成了宣洩內心隱秘情緒的渠道,在新歌中她首度曝光自己曾經在15歲那年差點成為“少女媽媽”,並傷感地表示:我的孩子如果還在,現在也已經16歲了。
- Aug 02 Sun 2020 09:19
外國男為何鍾情中國“醜女”
導語:小歡來美時間不長,有一天,她問我:“阿姨,你覺得我漂亮嗎?”我愕然,小歡十七八歲,正是一個女人最新鮮的時光,有朝氣的小臉配上玲瓏身段,非常甜美可人。我回答她說:“我覺得你很美麗。”小歡說:“可是美國的帥哥們似乎不喜歡,他們喜歡醜女!”原來,她最近喜歡上一個美國帥哥,但那位帥哥最終卻與一個小眼塌鼻的女生好了。一向對自己容貌頗有自信的小歡受了打擊,才有了上面這番對話。
- Aug 01 Sat 2020 02:45
職場當成球場玩
本人自小營養不良,如今都快40歲了,身高才長到根號3(1.732)米,再加上父母遺傳了一雙扁平足,所以讀書時體育成績一直是個老大難,每次考試都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過關。好不容易混到大學畢業,也就和它徹底拜拜了。參加工作後知恥而不後勇,不僅不注意鍛煉,還喜歡整天蜷縮在沙發前看電視,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“沙發土豆”。
- Jul 30 Thu 2020 22:59
女人如何把握婚前試愛的時機
導語:在婚前試愛這個問題上,男性當然要比女性更為開放,但女人也不必為了迎合男人委屈自己,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和時間。
- Jul 29 Wed 2020 18:36
長跪17小時以挽回女友 如何處理情感綁架
一位年輕小伙子在武漢某高校門口長跪17個小時,只為挽回分手的前女友。不少市民紛紛駐足勸解,男孩不僅不為所動,還摔手機並割傷左手拒絕幫助。用傷害自己的極端方式來挽回愛情,這樣的行為可取嗎?
- Jul 27 Mon 2020 05:43
從零開始勇做職場達人
不論是誰,都有從零開始的時候,達人也不是一步就走到眾人前頭去的。如果你還在抱怨機會太少,工作太沒勁的話,不妨來看看達人們到底是怎樣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去的,再找找適合你的發展道路吧。
- Jul 25 Sat 2020 19:45
“無性婚姻”傷害夫妻感情
半數白領每月性生活少於1次1/4人每週1次以上
- Jul 24 Fri 2020 09:13
美國“小三”為何更容易轉正
導語:近日,國外社會心理學家通過統計發現,幾乎一半的美國人曾嘗試過做“第三者”。63%的男人和和54%的女人表示,他們目前的另一半,是之前的第三者。為什麼美國的小三如此容易上位?
- Jul 22 Wed 2020 19:36
職場“工作厭倦症”的解藥
如果被“不想工作”的心理壓抑得喘不過氣來,該怎麼辦?如果說“不想工作”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靈症狀,那麼“先行者”們都採取了哪些自我治療方式呢?也許大多數人還是會硬著頭皮一如既往地工作下去,可也有那麼一部分人,任由“不想工作”的心態發展下去,卻意外地展開了一段不一樣的新生活。不想工作:讓物質走開;不想工作:只與心情有關。
- Jul 21 Tue 2020 02:35
生技、電子股賣壓湧現 台股一度跌115點
台股開盤開低震盪,隨生技、電子類股賣壓湧現,一度大跌115點。目前盤中跌幅收斂、力守1萬2100點之上。
- Apr 16 Thu 2020 06:40
中媒記者回應川普來自台灣挨批 張麗善發文相挺
(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2日電)中國東方衛視記者張經義日前在白宮記者會上,回應美國總統川普提問時回應「來自台灣」,在網路引發議論。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發文聲援張經義,不捨雲林子弟遭網路霸凌。
- Apr 15 Wed 2020 19:21
疫情衝擊經濟 馬英九籲參考美日發放現金紓困
(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13日電)前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,武漢肺炎對經濟造成極大衝擊,許多商家生意一落千丈;他呼籲政府可參考美、英、日、韓等國的作法,直接發放現金,讓民眾可以支應生活開銷。
- Apr 15 Wed 2020 18:05
英相強生出院 發布影片感謝醫護救命
英國昨天傳來好消息,首相強生住院一星期後,昨天出院了,並特別發布影片感謝醫護人員救他一命。不過強生不會馬上返回工作崗位,會暫時留在郊區休養。